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144|回復: 1

[原創] 欲望能夠從現實當中得到滿足嗎?

[複製鏈接]

議員

功勳0
學研0
法郎8283

202

主題

1058

回帖

8283

積分

爵位土魯斯伯爵
職位二等國民議會議員
兼職三等下諾曼第總督
兼職三等參贊資政
兼職萬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配偶
發表於 2024-1-12 15:44: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欲望能夠從現實當中得到滿足嗎?〉

一、緒論

慾望,作為一個哲學議題,引發了深刻的思考,涉及到倫理學、心靈哲學、政治哲學和社會學等多個領域。

在古希臘,哲學家如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已經探討了慾望的本質和角色。柏拉圖認為,慾望可能導致靈魂的墮落,而亞里士多德則主張,正確的慾望可以引導我們實現更高的道德和智慧目標。這種對慾望的倫理討論奠定了歐陸哲學中倫理學的基礎。

隨著時代的推移,慾望的哲學討論變得更加複雜。康德提出了感性慾望和道德慾望。感性慾望是指基於感官和個體愉悅的慾望,它們通常與個體的自我享樂有關。這些慾望可能包括食慾、性慾、財富追求等。康德認為,這些感性慾望是由動物性的本能所主導,並且它們容易導致道德的衝突和迷失。感性慾望是有限的,並且在追求個人快樂時可以忽視其他人的需求和道德原則。與感性慾望相對的是道德慾望,也被稱為「純粹動機」。這些慾望是建立在理性和道德原則之上,而不是感官刺激。康德認為,道德慾望涉及自律和自我約束,個體的行為應該受到普遍道德原則的指導,而不是個人愉悅或感性慾望。道德慾望的核心是「義務」,個體應該根據純粹道德法則行事,而不是追求個人快樂。

而尼采則將慾望視為個體的自由和創造力的表現。他認為慾望是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並將慾望的性質區分為兩類:主宰慾望和奴隸慾望。主宰慾望代表著個體尋求力量、支配和自主的慾望。尼采認為這種慾望是一種創造力,是個體追求自我實現和自由的原動力。主宰慾望驅使個體超越傳統道德、社會約束和傳統價值觀,以追求個體的獨特性和卓越性。相對的,奴隸慾望是一種被約束和壓抑的慾望,代表了對安全、舒適和順從的渴望。奴隸慾望被社會和文化價值觀所塑造,它們限制了個體的自由和創造力。尼采認為,這種奴隸慾望導致了道德的奴役和社會的平庸。

叔本華將世界描述為「意志」和「表象」兩個不可分割的層面。他認為,一切存在都是表象,即外部世界的現象。而意志是一種超越表象的內在力量,是推動一切行為和慾望的原動力。叔本華將慾望視為這種內在意志的表現,是我們對世界的慾望和渴望。叔本華認為,我們的生活充滿了痛苦,而慾望是這種痛苦的根源之一。他認為,唯一的解脫方式是透過「否定意志」,暫時超越慾望之苦。

馬克思主義和資本制度的批評也對慾望的哲學觀念產生了重大影響。馬克思主義觀點下,慾望不僅僅是個體的自然需求,還受到社會和經濟環境的塑造。資本主義社會中,個體的慾望和需求往往被商品化和市場化,這導致了一種永無止境的消費文化。資本主義社會中的慾望是虛偽的,因為它們是被外部力量所操縱和誘導的。個體的真正需求和慾望被掩蓋和扭曲,使他們不再尋求真正的自我實現,而是被迫參與競爭、消費和勞動,以維護生計。這種社會結構導致了慾望的奴役和社會的壓迫。馬克思主義強調社會經濟結構對個體慾望的影響,並追求社會的解放。亦探討慾望是受到環境和結構約束,還是它們是個體自主的表現?

以下就讓我們展開探討。

二、慾望是什麼?

所以,究竟慾望是什麼?

柏拉圖在他的著作《會飲》(Symposium)和《理想國》(The Republic)中,將慾望視為一種深刻而複雜的現象,他將之分為三種主要類型:

(一)肉體慾望:柏拉圖對肉體慾望持較為負面的看法。他認為,肉體慾望是基於肉體的感官需求,如食慾、性慾等,這些需求使人陷入一種無休止的滿足追求,導致個體迷失於感官世界中,無法達到精神上的升華。柏拉圖認為,肉體慾望阻礙了靈魂的發展和智慧的追求。

(二)心靈慾望:柏拉圖將心靈慾望視為對美、真理和精神境界的渴望。他認為,這種慾望是比肉體慾望更高貴的,它們導向靈魂的提升,使個體能夠接近真理和神性。心靈慾望激發了對智慧、美和道德的探求,並在柏拉圖的哲學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三)知識慾望:柏拉圖認為,最高形式的慾望是對知識和智慧的渴望。他將知識視為一種絕對價值,它是通向真理和精神提升的途徑。知識慾望激發了個體對哲學、教育和思考的追求,以實現靈魂的升華和完美。

亞里士多德則在《尼各馬德倫理學》(Nicomachean Ethics)中,闡述慾望在道德和幸福追求中的關鍵作用。他認為,人類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幸福(eudaimonia),而慾望在實現幸福中起著關鍵作用。亞里士多德區分了兩種主要類型的慾望:

(一)感性慾望:感性慾望是源自感官刺激的慾望,如食慾、性慾、財富等。亞里士多德認為,這些感性慾望是自然的,它們在生活中不可避免,但也需要受到節制和調控。過度追求感性慾望可能會導致道德混亂和幸福的喪失。

(二)理性慾望:理性慾望是基於理性和智慧的慾望,如尋求知識、智慧和道德卓越。亞里士多德認為,理性慾望是更高貴的慾望,它們使個體能夠實現最高的潛力,並實現真正的幸福。他主張,幸福是通過理性慾望的實現來實現的,並且這需要個體通過道德行為和智慧的追求來實現。

亞里士多德認為,達到幸福的關鍵是達到中庸,即適度地平衡感性慾望和理性慾望。他主張,過度追求感性慾望會導致放縱和混亂,而忽視感性慾望則可能導致疏遠和無趣。因此,個體應該追求節制和中庸,以實現幸福。

伊壁鳩魯則三種主要類型的慾望,這些類型在他的快樂至上主義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一)自然且必需的慾望:這些慾望是與個體的生存和基本需求有關的,如食物和飲水。伊壁鳩魯認為,這些慾望是合理的,並且應該被滿足,因為它們直接關係到生存和生活的質量。

(二)自然但不必需的慾望:這類慾望包括享受性愛、美食和其他類似的愉悅經驗。伊壁鳩魯承認這些慾望的存在,但他主張要以節制的方式滿足,以免陷入過度放縱和導致痛苦。

(三)不自然且虛榮的慾望:這些慾望包括對名望、財富和權力的追求。伊壁鳩魯強調這些慾望是虛假的,因為它們並不是自然而必需的,並且通常是社會和文化價值觀的產物。他警告說,陷入這類慾望的人永遠無法得到真正的快樂,因為它們是無休止的,且容易讓人貪得無厭。

伊壁鳩魯的觀點而言,實現真正的快樂需要專注於自然且必需的慾望,並通過節制、適度的滿足來達到平衡。過度沉迷於虛榮的慾望會導致不斷的不滿,而快樂的關鍵在於擁有內心平靜和心靈的寧靜,這需要遠離不必要的欲望。因此,伊壁鳩魯主張個體應該專注於對生存和基本需求的關注,以實現真正的快樂。

透過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與伊壁鳩魯的定義,我們可以得知「慾望」是指一種對某種事物、狀態、體驗或目標的強烈欲望或渴望。它是人類情感和心理狀態的一部分,通常與個體的需求、愉悅、滿足或成就有關。慾望可以是生理的,如食慾和性慾望,也可以是心理的,如追求成功、財富、知識、愛情、幸福或權力。慾望可以是多種形式,從基本的需求,如飢餓和渴望,到更高層次的抽象慾望,如追求人生目標或精神成長。慾望通常激勵個體採取行動,以滿足或實現這些慾望。然而,慾望也可能與道德、倫理和社會價值觀發生衝突,並引發倫理困境。而慾望是人類生活中的常見現象,它們在一定程度上驅動我們的行為和選擇。理解和管理慾望對於個人成長、心理健康和道德決策都具有重要意義。不同的哲學、心理學和宗教傳統都對慾望的本質和作用提出了不同的見解,並探討了如何平衡慾望和其他價值。

三、慾望與道德

「不讓欲望蒙蔽雙眼,去品味、遵守內心道德法則所帶來的純粹。」——康德。

康德強調了這個世界中一切事物都遵循自然因果法則的原則,就像原本多刺的岩石在河流的滾動中會變得光滑。他認為,人類也受到這種因果關係的影響,容易受一時的情感和欲望等「愛好傾向」的支配。外遇是愛好傾向的一個代表性例子,因為當配偶無法滿足需求時,人們往往被引誘尋找其他異性的滿足。儘管這樣的行為可能伴隨著罪惡感和被抓包的風險,但人們仍然難以克制這種衝動。然而,康德指出,人類不僅仅屬於按照愛好傾向行事的「現象界」,同時也具有超越感性界和因果關係的理性存在,屬於「睿智界」。基於康德的思想來分析外遇,我們必須同時考慮人類作為感性和理性存在的兩個角度。有些人可能曾經產生過與有伴侶的人或有配偶的人建立親密關係的念頭。然而,實際參與外遇會使人陷入快感和罪惡感的兩難境地,這是人性的一部分。康德認為,這表明每個人都有能力聆聽內心的良心,因此人類同時也屬於「理性界=睿智界」,不僅受愛好傾向的影響,還具有超越感性和因果關係的能力。

康德的哲學觀強調了人的理性和內在良心的作用,以及如何通過遵循道德法則來克制欲望和情感,實現獨立於自然因果之外的道德行為。康德認為,人類具有理性存在的能力,可以克服自然界因果法則的影響,並根據內在的道德法則做出選擇。即使當人在外遇對象面前時,如果感到罪惡,理性可以發揮作用,使個體放棄不道德的關係,這是人性的一部分。康德強調,人的良心受到純粹的道德法則的驅使,而非基於自私的利益動機。他區分了「有條件的利己動機」,例如只在不被怨恨或保護自己時行為誠實,與「定言令式」的道德法則,即無論情況如何,都應該採取正確的行動。康德認為,真正的道德行為是基於純粹的動機,而不僅僅是追求個人利益。根據康德的觀點,個體應該根據普遍立法原則來判斷行動的正當性,而不僅僅考慮個人的需求和欲望。即使只有一個人,也應該遵守道德法則,並希望這種行為原則擴散到整個社會,以建立一個更幸福的社會。康德認為,這種對道德法則的尊重也是對自己內在道德法則的尊重,以及對良心的敬意。根據康德的觀點,人的理性存在能夠超越感性世界和因果法則,並實現對道德法則的遵守。這種道德法則的遵守充分顯示出人類的尊嚴,並展現出克制欲望以滿足道德需求的可能性。因此,康德的哲學強調了對內在道德法則的敬意,以及對支配自然界的法則的尊重。

「有兩樣東西,我們越是反覆地反省思索,內心越是充滿日新月異的感動與敬畏之情,那就是頭頂閃爍的星空,以及我們內在的道德律。」——康德。

四、慾望作為慾望本身

沙特於《存在與虛無》寫道:「人生永遠不會快樂,但人終其一生都在追求自認為會帶來快樂的事物。他很少能達到目標,即使達到了目標,他也只會感到失望。人生猶如船行大海,當一隻船最終抵達港灣,船體已是千瘡百孔,桅杆和繩索都已消失無踪了。而且,不管他是快樂還是不幸,這都是一回事。因為他的一生終究不過是白駒過隙,稍縱即逝。」

在尼采的哲學中,衝創意志是一種基本的欲望和動力,它驅使人們追求滿足和成就。這種衝創意志體現了人類對於克服困難、實現目標的渴望。尼采認為,人的本質就是不斷追求,並通過戰勝挑戰來實現自己。因此,衝創意志不僅解釋了我們是誰,還說明了我們應該追求的生活方式。尼采的哲學觀點反映出他對虛無主義的關切。他認為,如果我們將現世視為充滿苦難和痛苦的地方,那麼衝創意志的理念可以幫助我們重新詮釋困難的含義。困難和挑戰不僅是阻礙,還是成長和自我實現的機會。在充滿阻礙的世界中,我們有機會發展自己,實現衝創意志。

因此,若想滿足這種衝創意志,我們不必對充滿苦難的現實絕望,反而應該把它視為一個發展自己的場所。尼采的哲學觀點在虛無主義的時代具有重要意義。當歐洲上帝已死,傳統的價值體系崩潰時,尼采的衝創意志哲學為人們提供了新的價值和道德觀。他呼籲人們尋求力量倫理,而非傳統基督教式的價值體系。在力量倫理中,個體被鼓勵發展自己的能力,實現自我,並通過克服困難來實現衝創意志。這種新的價值體系鼓勵人們對現實充滿希望,並尋找生命的意義和目標。

為了應對虛無主義的挑戰,尼采主張「價值重估」,即重新評價我們對現實世界的價值觀。他認為,如果我們能夠重新理解現世的苦難和困難,我們就可以找到生命的意義,克服絕望。尼采提出,我們應該重新評估基督教價值體系,因為它否定了現世生活的價值,並將焦點放在來世。尼采呼籲我們尋找一種新的價值體系,強調現世生活的價值,並尋求自我實現和力量的實現。

「人最終喜愛的是自己的慾望,不是自己想要的東西。」——尼采《善惡的彼岸》

五、滿足欲望並不會感到真正的幸福

「所以人生是在痛苦和無聊之間像鐘擺一樣的來回擺動著;事實上痛苦和無聊兩者也就是人生的兩種最後成分。」——叔本華《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

作為人的本質的意志,是一種盲目的慾求和為滿足欲求而進行的「追求掙扎」,這是導致人生痛苦的深刻根源。因為一切追求掙扎都是因為缺陷、因為對自己的狀況不滿而產生的,而缺陷、不滿就是痛苦。同時,追求掙扎到處都受到阻礙,到處在鬥爭中,因此追求掙扎也就是痛苦。在追求掙扎中,慾望一天得不到滿足就痛苦一天,即使得到了滿足,那麼難以忍受的空虛和無聊又會來襲擊。「所以人生是在痛苦和無聊之間像鐘擺一樣的來回擺動著;事實上痛苦和無聊兩者也就是人生的兩種最後成分。」由於追求掙扎沒有最後的目標,所以痛苦也是無法衡量的,沒有止境的,是非常恐怖的。在叔本華看來,人生不只是空虛的,無價值的,而且是痛苦的,「人生即痛苦」。

「一切意欲都是由於需要,因此都是由於缺乏,也都是由於痛苦。某一願望的滿足便能夠結束這個意欲,然而,對一個已經滿足了的願望來說,至少還有別的願望沒有得到滿足。並且,慾望能維持很久的時間,其需要是無窮的;而滿足卻是短暫的,也很少能夠估量得出來。但是,即使最後的滿足,也只是表面的;所有滿足了的願望立刻帶來新的願望,兩者都是幻象;一個已經發現如此,另一個還沒有如此而已。在欲求已經獲得的對像中,沒有一個能夠提供持久的,不再衰退的滿足,而是這種獲得的對象永遠只是像丟給乞丐的施捨一樣,今天維繫了乞丐的生命以便在明天又延長他的痛苦。— — 因為這個緣故,所以說如果我們的意識還是為我們的意誌所充滿,如果我們還是聽從願望的擺佈,加上願望中不斷的期待和恐懼;如果我們還是欲求的主體;那麼,我們就永遠得不到持久的幸福,也得不到安寧。至於我們或是追逐,或是逃避,或是害怕災禍,或是爭取享樂,這在本質上只是一回事。為意志的不斷需求而操心,不論出於何種形式,需求總是繼續佔住和支配我們的意識;但是如果沒有平靜,就不會有真正的幸福。因此,意欲活動的主體,就像永遠縛在「地府轉輪」上一樣,白費力,好像永在期望的坦達拉斯。」——叔本華《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

叔本華強調意志是世界的本質,而慾望是意志的表現。他的思想以一種非理性的、偶然的方式解釋了世界的運行方式,下面我們將深入探討叔本華的哲學理論,包括他對意志的本質、生命的痛苦、禁慾和無欲境界的見解。意志的本質是盲目的慾望和永不疲倦的衝動。這個概念與康德的理性道德法則相對立,它強調了人類內在的原始衝動,這些衝動驅使著我們的行為。意志的根本目的是求生存和求生命,它是生命的根本驅動力。在叔本華看來,這種生存意志和生命意志構成了世界的本質,它們存在於一切事物中,決定了它們的行為和存在。這個意志的特性是非理性的,偶然的,不可捉摸的。它並不受理性的控制,也不受道德法則的束縛。這使得世界充滿了混亂、矛盾和痛苦。因為人類的慾望是意志的一部分,他們不斷地受到慾望的驅使,追求各種願望,但無論他們如何追求,滿足一個慾望後,另一個就會取而代之,導致無盡的追求和不滿。這種追求慾望的過程是絕望的,因為它永遠無法滿足人的內在渴望。

叔本華認為,生命的實質是無休無止的追求、矛盾和痛苦。然而,他提出了一種非常獨特的解脫之道,即禁慾。禁慾是否定慾望和意志的行動,它的目標是達到一種「無欲」的境界。通過禁慾,個體可以減少痛苦,達到內心的平靜和解脫。這是通過超越慾望、抑制意志的追求來實現的。禁慾的過程可能包括修行、冥想、道德實踐以及欣賞藝術等方式,從而減少慾望的驅使,使個體可以獲得更高層次的幸福感。在這種狀態下,人們不再受到無休無止的慾望的折磨,而是可以體驗到內心的寧靜和自在。

「因為慾望常常不能滿足,所以處於無盡的悲觀中,只有放棄生命意志才能實現真正解脫;只有天才的意志才是最高級的意志,天才已經看破紅塵,達到涅槃狀態。」——叔本華《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

六、物質慾望的本質

黑格爾最早使用了「慾望」概念來表達精神的思辨發展,直截了當地宣稱「自我意識即慾望」。然而,在1807年之前,他首先討論了「需要」概念,這一概念在政治經濟學的批判視野內被引入。他在1803年的《耶拿實在哲學》中指出,每個人的勞動超出自身需要,為滿足多數人的需要而努力工作,形成了一個相互滿足的體系。這個體系被稱為「需要的體系」,它具有普遍的物質依賴性,因為每個人的所有需求都無法獨立實現。

當我們真正討論精神思辨發展時,已經脫離了物質生活現實。在《精神現象學》中,「慾望」概念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首先,作為主體自我意識的慾望的目標是通過否定低級階段的意識來實現更高級階段的發展。這意味著通過「消滅自我意識的對象」來同時實現兩個目標,即對象失去獨立性和自身發展。其次,「主奴關係」中,主人和奴隸都有各自的需求和慾望。主人為了自身發展承認奴隸的存在,並通過奴隸的勞動滿足自己的慾望。相比之下,奴隸需要不斷付出勞動以滿足主人的慾望,這一過程具有持久性,這是主奴關係中「慾望」的不同之處。最後,奴隸通過勞動滿足主人的需求,證明瞭慾望是物性的規定性。慾望在主奴關係中互相滿足,其最初體現的是「需要」的物性,即慾望的對象,最終服務於主奴精神的思辨發展。這一過程將物質生產的研究對象置於次要位置,最終導致黑格爾直接聲稱「自我意識即慾望」,將慾望視為精神發展的模式。這一理論闡述了社會現實中兩個角色及其關係,將其視為精神思辨發展的主體模式。

黑格爾從早期對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以及對需求和相互滿足的論述,到後來將這些觀點應用於精神思辨的發展,實現了從政治經濟學到抽象思辨的轉變。這一轉變過程在他晚期的著作《法哲學原理》中得到成熟展現。這一轉變不僅強調了「慾望」作為政治經濟學基礎的重要性,還深刻揭示了慾望是精神及其發展歷程的現實模式。具體而言,抽象人格要獲得獨立性,最終發展為絕對精神並外化為現實的主體,需要通過佔有私有財產來實現。黑格爾指出,「佔有即所有權」,這一觀點強調了佔有物質財富的重要性,同時也為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提供了參考。

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批判了黑格爾的「慾望」概念。這個批判既涉及黑格爾的一般哲學,也與政治經濟學的批判聯繫在一起。馬克思認為,黑格爾的「慾望」概念中,思辨主體是自我意識,它在否定對象並歸於自身的發展過程中實現了「慾望」。然而,問題在於,這種「慾望」路徑建立在對對象的否定之上,而對象本身只是意識發展的某個階段。這意味著「慾望」主體始終是抽象的精神主體或純粹的否定發展過程。黑格爾自己也指出,科學只是自然存在的內容,內在的目的,還不是精神,僅僅是精神的實體。這個實體必須使自我意識與它自己融為一體。這一從自在到自為的過程本質上是自我意識的發展中的「慾望」。黑格爾將其概括為哲學的每個部分都是一個哲學整體,一個自身完整的圓圈,從而建立一個更大的圓圈。

馬克思對這種否定式的「慾望」發展過程提出了批評,認為它是一種「思辨的一切幻想」,因為「慾望」主體始終是抽象的自我意識。如果將這種情況視為人的本質,那就是將主觀抽象當作客觀現實,這顯然是錯誤的。馬克思認為,哲學家由於對內容的渴望而將抽象思維轉向直觀,這是一種奇怪的行為,導致了主語和謂語之間的關係完全顛倒。這種顛倒將現實被抽象遮蔽,抽象的自我意識代替了「慾望」的現實主體。因此,黑格爾的「慾望」概念在馬克思看來存在本質錯誤:一方面,這種「慾望」完全是精神主體的慾望,最終導致了對現實世界的純粹思辨活動;另一方面,「慾望」的實現路徑在於自我否定,通過自我意識的外化和回歸來實現自我發展的目標,而這使現實問題未經批判地被置於次要位置。

就政治經濟學的觀點而言,馬克思未明確使用「慾望」這個詞彙來描述資本的本質。但不容忽視的是,資本的本性與剝削剩餘價值密切相關,因此,資本的無限追求剩餘價值不可避免地體現為「慾望」。值得一提的是,資本的「慾望」作為現代生產的基礎,類似於商品在生產後在消費中存在「慾望」。自資本成為社會生產的主導原則以來,它也成為物質生產的起點,貨幣轉化為資本是物質生產的必要條件。當資本進入生產領域時,它開始了其「慾望」之路,旨在極大化剩餘價值。這種「慾望「的本質導致了什麼結果?

在馬克思的《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他明確說明瞭「慾望」的現實本質:「貨幣不僅是致富的慾望的對象,而且是致富慾望的唯一對象。這種慾望本質上就是萬惡的求金欲。」這裡的貨幣指的是投入生產領域的實際資本,而不是用於消費的資金。明顯地,資本的本性是尋求獲取利潤或剩餘價值的「慾望」。馬克思將資本的「慾望」區分為「特殊慾望」和「一般慾望」。前者涉及具體個體的特定需求,例如服裝、武器、首飾、女性、美酒等,也可以稱為「特殊財富的慾望」。後者則指資本的追求,即剝削剩餘價值,並力圖極大化它。這種「慾望」的對象是相對於「特殊財富」的「一般財富」。資本的「慾望」之路通過「一般財富」的創造過程體現出來。

如果我們可以將當代世界稱為「消費社會」或「消費時代」,那麼這一時代的推動力就在於信用制度和虛擬資本。相對過剩的促使資本原則強調交換價值的實現以達到「慾望」的目標,將消費品從滿足生存需要轉變為非生存性需求,滿足一些人的榮譽、地位、虛榮等需求。這時的「慾望」的主體是部分而不是所有消費者,這時的消費呈現出「慾望」而不是生存的「需要」。這種「慾望消費」的發展程度正是虛擬資本強化其逐利「慾望」本質的結果。前者仍受資本慾望的支配,不論資本本身採取實體還是虛擬形式,其慾望本質始終不變。關於這一點,當代日本學者也深刻地指出:「正如《資本論》第一卷第七篇所解釋的那樣,資本的厚顏無恥、可怕和貪婪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思考範圍。因此需要借助於馬克思的分析成果理解其內涵。」這裡,馬克思對資本「慾望」的本質分析在當代具有明顯的現實意義。

馬克思對現代形而上學中「慾望」概念的批判,直接提醒了現代生產的邏輯起點或界限。在這個界限處,呈現的是資本的「慾望」,而不是什麼精神主體或抽象主體的「慾望」。只有通過政治經濟學的批判視角來考察社會現實,才能理解其本質,否則只會抓住時代發展的表象特徵,如科技進步、主權信用的過度透支以及過度消費等。如果僅僅停留在這些表象特徵,那麼就表明批判未能回到最初的起點,或者說未能達到引發上述現象的原則高度。馬克思曾針對技術進步指出其發展絕不是自身進步的必然結果:「如果沒有工業和商業,哪裡會有自然科學呢?」他甚至形象地列舉出一棵櫻桃樹從一個地區被遷移到另一個地區的現象,即是工業或商業的必然結果,即資本逐利的「慾望」本質是其內在驅動力。如果將由資本原則開啓的現代生產狀態稱為生產的「真正歷史」。那麼以前的社會生產可以稱為「史前歷史」。對兩者研究的界限便是那個現代性的根源。一切現代社會各種現象都必須上升到生產的邏輯起點,即資本原則這裡來尋求合理的解釋。而這正是馬克思對現代形而上學中「慾望」概念的本質批判在現實中的重要性。

七、結論

從歐陸哲學的角度看,慾望是一個自古以來引人入勝的主題,它在不同時期和不同哲學思潮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從古希臘的倫理學討論到馬克思主義的社會批評,慾望一直是一個多層次的哲學問題。透過探討「慾望」有助更深刻地理解個體和社會,還有助於探討倫理、心靈和政治等關鍵領域中的重要問題。我們能夠從上文所提到的哲學、思想中得知,慾望的體現及狀態。在不同情境、心境乃至於主客體之間,如何實現滿足,又如何解析此類狀態是暫時、不幸福的。也從政經體制中,反思資本體制下消費主義帶來物質慾望的無限膨漲。

然而「只有『現在』才是真實的,其他的一切不過是思想的遊戲,所以,人生的目的,人生的最大真理是及時行樂。但這種見解,也是最愚蠢的見解,因為在其次的瞬間就不復存在,如夢幻般完全消失,這樣的收穫,絕不值得我們費偌大的苦心和勞力去爭取。」既然一切萬物終將失去價值,而未來又是無法預知,那麼與其回首過去、沉浸於從前的傷痛或美好,不如趕緊把握當下,畢竟「現在」是人類唯一能掌握者。儼然是叔本華悲觀主義思想中,一絲的光亮。在思想進程的自我辯證中,體現出耐人尋味的掙扎現象。



參考文獻:
  • 柏拉圖:《會飲》
  • 柏拉圖:《理想國》
  • 亞里士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
  • 尚-保羅·沙特:《存在與虛無》
  • 尼采:《善惡的彼岸》
  • 叔本華:《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
  • 黑格爾:《耶拿實在哲學》
  • 黑格爾:《精神現象學》
  • 黑格爾:《法哲學原理》
  • 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 馬克思:《資本論》
朴樹散花,不知去向。

職官

功勳0
學研0
法郎1224

20

主題

236

回帖

1224

積分

爵位
職位六等孔福朗市長
兼職
兼職
兼職
配偶
發表於 2024-5-10 12:08:07 | 顯示全部樓層
這樣的思路很是有趣,先收藏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小黑屋|素材授權及鳴謝|法蘭西帝國

GMT+8, 2024-11-23 16:02 , Processed in 0.02211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