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106|回復: 0

[轉貼] 德國爭霸?萬惡美帝?關於二戰與冷戰,歷史學家們爭論的三大論點

[複製鏈接]

內閣

功勳0
學研0
法郎8504

95

主題

528

回帖

8504

積分

爵位奧弗涅女伯爵
職位二等國民議會議員
兼職三等內政及財政大臣
兼職六等阿羅芒什萊班市長
兼職六等都爾市長
配偶
發表於 2024-3-10 16:47: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二戰背景:綏靖無用,德國入侵波蘭

1933 年,在經濟大蕭條的德國,希特勒率領的納粹黨獲得了政權;之後他們重整軍備,否定凡爾賽體系。另一方面,在亞洲, 1931 年日本掀起了九一八事變,動搖了華盛頓體系。此外,在義大利侵略衣索比亞、西班牙內戰、中日戰爭等軍事活動頻仍的狀況下,日德義形成了軸心國。

面對軸心國的崛起,蘇聯採取人民陣線戰術,決定和自由主義勢力與社會民主主義勢力聯手,力圖集結反軸心國。但英法兩政府以慕尼黑會議為代表,還是採取綏靖(appeasement)態度。綏靖是一種接受軸心國要求以避戰的政策,最廣為人知的代表是慕尼黑會議( 1938 年),當時希特勒要求割讓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地區給德國,而英國和法國為了迴避對德戰爭,遂加以接受。

然而, 1939 年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便對波蘭發動攻擊;為了支援波蘭,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於焉爆發。德國和蘇聯共同壓制波蘭後,在 1940 年迫使法國投降。接下來,德國一方面持續攻擊英國,另一方面於 1941 年再度入侵蘇聯,擴張對東方的統治。面對這種狀況,美國不斷強化對英支援,但與此並行,日美間的對立也益發嚴峻。 1941 年日本攻擊珍珠港,對美宣戰,德國也基於和日本的同盟對美宣戰,戰事於是擴展為全世界規模。

開戰不只出於希特勒一個人的意志?

關於二戰爆發的原因,第一派論點強調「德國外交的連續性」:《凡爾賽條約》締結之後,因為要求德國賠償巨額款項與奉行民族自決原則,結果導致讓戰爭出現再度爆發的可能。有一派研究潮流提出這樣的理解,企圖將二次大戰爆發的原因,歸咎於納粹體制之外的因素。在這當中所謂的「德國外交連續論」認為,涉足東南歐、乃至於稱霸全歐洲這種第二帝國以來的德意志傳統,是兩次大戰共通的目的;為了實現這個目的,所以德國才會向英國開戰。另一方面,立足於馬克思主義的各研究則將兩次大戰概括解釋為「帝國主義間的抗爭」。

和以上強調德國外交連續性的潮流不同,另一種研究潮流則強調希特勒與納粹體制的重要性。大戰爆發是否是希特勒一開始就有的計畫,在 1960 年代以降引發了所謂的泰勒論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源》(1961年)一書中,泰勒(A. J. P. Taylor)認為希特勒當初並沒有戰爭計畫,而是視情況臨機對應,結果走到了戰爭這一步。另一方面,崔佛—羅珀對泰勒的說法提出異議,在《希特勒的作戰指令書》(1964年)中,他主張第二次世界大戰完全是基於希特勒的計畫在執行。

不過,泰勒論戰的參加者有個共通的視角,那就是把希特勒的言行定位為戰爭的核心原因。另外也有一種研究不把希特勒個人視為主導角色;納粹體制下的全體德國社會、軍方與官僚組織,才是將德國導向戰爭的主因。

共產集團、經濟蕭條、破碎的國際秩序

和以上這些把德國行動看成大戰主因的研究相對照,第二派論點關注 1930 年代軸心國急遽強化軍事力,所帶來的國際秩序不穩定化。這些研究把民主主義各國對於增強軍備的遲疑,看成軸心國崛起的原因之一,從而指出民主主義與和平主義的脆弱性。

在一連串軍事行動中形成的軸心國,實際狀態絕非穩固或團結,但他們的反民主、反共產主義意識形態影響力,在經濟大蕭條催化下擴散到世界各地。與之對抗、由蘇聯主導的人民陣線雖然聚集了一定支持,但民主主義陣營對共產主義的不信任仍根深柢固。這些研究指出,在這種清晰可見、因意識形態所造成的國際社會分裂下,讓以協調為手段的秩序維持變得益發困難。

可在此同時,當時的國際社會未必就只受意識形態所制約。除了意識形態外,國際聯盟的隱憂、經濟大蕭條下的經濟關係、各國國內政治狀況與領導者性格等多樣問題,都可以列舉為國際秩序的不穩定化因素。

此外,也有研究開始重新審視被視為引發大戰主因、備受批判的綏靖政策。他們認為反軸心陣營最終能夠勝利的遠因,就是綏靖政策拖延了戰事的爆發。

英國衰退,美國崛起促成二戰?

而第三種論點則關注所謂「從不列顛和平(Pax Britannica)到美利堅和平(Pax Americana)」,英國衰退、霸權轉移到美國這點,也成為受注目的大戰原因之一。

事實上,在世界各地零星的小型軍事行動演變成世界大戰的過程中,美國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相對於德國把對美戰爭定位為「為了打贏英國的一種戰術」,美國則以阻止由軸心國主導形塑的國際秩序為目標。故此,美國從參戰前就制定了《租借法案》(Lend-Lease Act),大規模援助英國與蘇聯,最後自己也投入與德國和日本的全面戰爭。

同時,日美對立的背景也不是日美兩國間的問題,而是美國對持續發動軍事行動的軸心國整體抱持反感所致。對美國而言,二戰的爆發與世界規模的秩序重整,是密切相關的。若從這樣的視角來看,肇因於十九世紀下半葉起持續的英德等歐洲大國間對立,於二戰結束後轉為被歐洲視為邊陲的美國與蘇聯對峙,成為全球國際問題的焦點,這個時代的到來絕非偶然。

冷戰:美蘇的互相對抗與各自結盟

而到了二次大戰之後,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取代疲敝的歐洲各國,獲得了國際政治的領導地位。美蘇雖在大戰期間並肩作戰,但在大戰末期到戰後初期,包括1. 蘇聯在大戰末期占領的中東歐地區成立衛星國,2. 美國擺出一副打算長期實質壟斷核武的姿態,3. 英美法蘇等國在分割德國的占領政策以及賠償方針上意見南轅北轍,4. 蘇聯將勢力伸向土耳其與伊朗,兩國在這些事項上產生明顯對立。

1947 年,美國政府發表《杜魯門宣言》,明確表態對抗蘇聯。 1947 年 3 月 12 日, 美國總統杜魯門在美國聯邦國會發表的演說內容。杜魯門提出一種極端善惡二元論的世界觀,要求聯邦議會打破平時不參與東半球政治的美國外交傳統,對土耳其和希臘提供援助。在這之後,美國對蘇聯展開的「圍堵」政策獲得了國民廣泛支持,形成一種「冷戰共識」。另一方面,這種善惡二元論也成了反共主義煽動者的白色恐怖運動(以主導此運動的參院議員為名,稱為「麥卡錫主義」)之基礎。

同年,美國政府也開始透過馬歇爾計畫,切割德國西部以西的西歐和東歐,展開美國援助下的經濟復興。馬歇爾計畫正式名稱是歐洲復興計畫(ERP)。美國自 1948 年至 1951 年,提供了當時破天荒的 127 億美元援助,讓西歐的經濟復興步上軌道。美國在提出 ERP 時,雖然說不會拒絕援助蘇聯與東歐諸國,但正如美國的盤算,蘇聯與東歐諸國都拒絕了這個計畫,因此 ERP 其實最終確定了歐洲的東西分裂。

在此之外,美國也組成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簡稱 NATO),建構西歐的軍事防衛體系。北約以 1948 年締結《布魯塞爾條約》的英、法、荷、比、盧等國為基礎,後續於 1949 年 4 月再加上美、加、義等國,一共 12 個國家簽署《北大西洋公約》,組成了北約。北約是冷戰期間西方陣營最重要的跨國同盟,加盟國於冷戰末期擴大到 16 國。冷戰後依然存續,在擴大活動的同時也將舊東方陣營各國納入同盟,到了 2018 年已經有 29 個成員國。

相對於此,蘇聯一方面設立共產情報局(Cominform,正式名稱是「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強化對世界各國共產黨的支配。共產情報局是共產國際(第三國際,1919 年至 1943 年)的後繼團體,目的是讓蘇聯共產黨對世界各地的共產主義政黨進行指導與統御。蘇聯一方面組成經濟互助委員會(Comecon)和華沙公約組織,制度化對東歐的統治。經濟互助委員會是 1949 年設立的東方陣營經濟互援組織,COMECON 是西方對它的通稱,當初是由蘇聯和東歐五國設立,後來蒙古、古巴、越南等國也加入。雖然致力於國際分工,但內部成員分裂成「強化對蘇合作路線」與「自主路線」兩支,使得分工體制未能建立,只是個鬆散的經濟合作組織。

結果,歐洲分裂成政治經濟體制相異的東西兩大陣營。冷戰,不只是美蘇在歐洲的地緣政治學對立,也是整個世界在政治、經濟、生活形式上的意識形態對立,更是東西兩陣營之間競爭與共存的動態國際秩序。儘管如此,東西分裂的歐洲、特別是德國,毫無疑問仍是冷戰國際秩序的最大焦點。因此,當 1989 至 1990 年歐洲與德國的分裂化解,冷戰也就隨之迎向終結。

冷戰出於美國被動防禦,還是萬惡美帝的壓迫?

關於冷戰的成因,第一種論點是所謂的「正統派」。試圖從歷史掌握冷戰,這樣的嘗試早在 1950 年代就已經出現。接近美國政治主流派的史家們主張,是蘇聯的擴張與侵略政策引發冷戰,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不過是防禦性對應罷了。這種把美國設定為善、蘇聯設定為惡的冷戰兩極解釋稱為「正統派」,不只在美國,也廣被西方陣營各國的政治主流派當成基本見解。

1950年代末,則開始出現第二種論點、被稱為「修正派」,試圖從美方的行動中找出冷戰原因。「修正派」的論點相當多元,但都認為美國的行動具攻擊性與壓迫性、背後可看出這個「帝國」在政治、經濟方面的擴張必要性。在 1960 至 1970 年代,隨著反越戰運動與質疑既有體制的聲浪日益高漲,對「修正派」的支持也益發擴大。

在「正統派」與「修正派」激烈對立的 1960 至 1970 年代,冷戰時期外交文件尚未解密,因此兩派間的對立除了是歷史研究的見解差異,也強烈反映了政治立場的差異。

實證資料出現,並未平息史家爭議

1980 年代起,隨著美國等國正式公開冷戰時期外交文件,冷戰史終於能夠從事實證歷史研究。第三種來自實證的冷戰史研究論點認為,冷戰的起源不應歸咎於美蘇任何一方,而是認知到彼此是相互威脅的主體,為了維護自身安全而採取行動;在這種狀況下,兩者不斷堆疊彼此行動,從而形成一種堪稱「安全保障兩難」的架構。

此外,根據實證研究,美國在內的西方各陣營政策負責人關心的,不只是和蘇聯在內的東方陣營對立,更關心西方陣營內部的各種政經關係;隨著這樣的視角被提出,西方陣營內部的「同盟內外交」也成了冷戰史的重要研究對象,而不再只是研究東西對立。

1980 年代以降的冷戰史研究經常被稱為「後修正派」,但他們的共通之處只有基於一手史料的實證方法論,至於立場和結論則各自不同。比方說,「正統派」與「修正派」的基本立場差異,在「後修正派」時代依然存續。然而,不管基於什麼立場,這些研究都是以實證分析為依據,從而呈現更明確的歷史面貌。

蘇聯瓦解後,隨著舊蘇聯及東歐各國的一手史料開放,冷戰史研究的範圍也更加寬廣。不過,大體上基於東方陣營一手史料的研究,都會注意到蘇聯的對外政策其實更關注自身的國家利益與安全保障,而非共產主義意識形態。不只如此,特別是美國,逐漸形塑出一種西方陣營取得最終勝利的「冷戰勝利史觀」。結果,包括被視為「後修正派」旗手的蓋迪斯在內,都紛紛正當化冷戰時期美國的對外政策、往「正統派」的立場趨近。另一方面,活用主要國家以外的一手史料研究,則闡明了冷戰的複雜與多面性。冷戰史研究並不是朝著單一方向收斂,而是持續摸索新的可能性。

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wars-reason

作者:澄亨(二戰)、小野澤透(冷戰)

主編:藤井崇、青谷秀紀、古谷大輔、坂本優一郎、小野澤透

譯者:鄭天恩

出版社:臺灣商務印書館

刊登日期:2023-10-12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小黑屋|素材授權及鳴謝|法蘭西帝國

GMT+8, 2024-12-4 01:12 , Processed in 0.01887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