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149|回復: 1

[原創] 淺談日本思想史

[複製鏈接]

內閣

功勳0
學研0
法郎8504

95

主題

528

回帖

8504

積分

爵位奧弗涅女伯爵
職位二等國民議會議員
兼職三等內政及財政大臣
兼職六等阿羅芒什萊班市長
兼職六等都爾市長
配偶
發表於 2024-1-11 10:05: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日本思想家中江兆民曾言:「我們日本從古至今都沒有哲學」,這句話深刻影響了我。回顧日本近代學術史,「哲學」一詞通常與西方思想結合傳播。將西方哲學的核心問題置於日本語境中,我們可能發現這些問題在日本並無對應,而且可能忽視了日本自身與西方不同的特有問題。因此,日本雖然沒有「哲學」,但這並不意味著它缺乏原則或規範。末木先生選擇「思想」這一概念來回應這些疑問。

在日本學術史上,末木先生對「思想」的研究有其蹤跡可循。例如,戰前反對皇國史觀的津田左右吉通過文學而非哲學的方法來考察日本思想,專注於日本生活情感的變化(見《文學に現はれたる我が國民思想の研究》)。其後,京都大學教授和辻哲郎將思想研究擴展至文學、美術、宗教等領域(《日本精神史研究》)。戰後,東京大學教授丸山貞男出版的《日本思想史研究》給當時的思想界帶來巨大衝擊,丸山因此被尊為戰後日本思想史學界的領袖。丸山提出的問題至今在日本和中國學界仍引起持續討論,其中最重要且頗具爭議的是,日本是否一直只關注自然而忽視了人的行為?如果沒有西方干預,日本是否會走上獨自的現代化之路?這些問題既讓我驚訝,也讓我平靜,因為戰前戰後日本思想界最追求的問題就是探索何為近代,以及主體與現代性之間的關係,其視角極為多樣,如竹內好的亞洲方法,溝口雄三的中國和近代衝擊方法,還有近年來的徂徠學,這些都在我的認知範圍內。

然而,對於日本思想的研究,末木先生面臨一些困境。由於研究對象和方法的多樣性,使得難以用一個標準來理解日本思想,導致人們只關注個別思想案例,忽視了整體脈絡和動向。造成這一現象的最大原因是日本思想基於外來思想,經過變容形成。丸山真男關於古層(執拗的低音)的論述指出,日本唯一擁有的是對外來文化選擇與轉化的機會。因此,日本思想不僅缺乏西方哲學的核心,還存在多種文脈並存的問題,例如重視政治與倫理的儒教思想,及與之相對應的佛教、神道等宗教思想,這些思想因意識問題而難以形成統一核心。不同時期,日本的中心思想也有所不同,例如中世紀以宗教思想為核心,近世則以儒家與國學為核心。因此,不同時代的日本思想核心不同,這造成了思想之間存在斷層現象,想要掌握其中脈絡變得更加困難。末木先生的這本書正是試圖回應以上問題。

為解決這些問題,末木先生嘗試選擇與多種思想發生關聯的對象,進行思想史的研究與概述,以此跳脫既往繁雜且斷裂的日本思想時態。為此,他創造了「王權與神佛」的構造模式,旨在兩者對抗的模式下尋找日本思想的張力,並進行闡述。在他看來,王權與神佛是兩極對抗的存在,王權擁有統治國家的功能,具體表現為擁有世俗的權力。而相對的神佛,則超越世俗,擁有延伸至世俗維度的能力,前者主宰「顯」世界,後者則主宰超越顯象世界,肉眼無法看見的「冥」世界。顯冥之間呈現出來的思想與文化則是兩極對峙的衍生性產品與重要媒介。

兩者之間的對抗,「大傳統」、「中傳統」、「小傳統」。具體而言,大傳統是將擁有強大力量的王權與神佛分別置於兩極,兩者在互補的緊張關係中,衍生出各種思想、文化及生活。王權是世俗的、現世的,關於「顯」世界秩序的;而神佛則是超世俗的、超現世的,關於「冥」世界秩序的。世俗的王權保護神佛,同時又懼怕神佛過於強大,而始終試圖控制。而神佛之於王權,既要尋求其支持,又要與之對抗。因此兩者的最終關係呈現出「王法佛法相依」的互補對抗關係。在這種關係中便有了日本思想的內容:一是王權的思想,即政治思想;二是神佛的思想,即宗教思想;三是由兩者緊張關係催生出來的關於知的思想。

在探討東亞古代的政治和宗教框架時,我們發現這一體系展現出了層次豐富且多面的特性。特別是在處理本土神靈與外來佛教之間互動的過程中,呈現出了深層的文化融合與衝突。這一點在神佛的關係和它們如何在體系中被整合上尤為明顯。例如,在中古時期,日本的神道宗教開始發展出自己的思想體系,而到了近代,則出現了一種排斥佛教的傾向。明治維新時期更是見證了神佛的分離以及對佛教的打壓。

同時,王權方面也經歷了類似的變化。在平安時代,隨著攝關政治的建立和院政時期的實施,天皇的角色逐漸轉變為更多形式和儀式性的存在。當武士階層崛起,日本形成了武家與朝廷共存的雙重政治結構。

與這種「大傳統」相比,「中傳統」則展現出不同的特點,它傾向於否定二元政治結構,而是建立以天皇為核心的單一化結構。在這一體系中,天皇被置於顯世與隱世的交匯點,近代天皇制國家的意識形態建構也呈現出多元並存的狀態。這包括神道和佛教在宗教層面的結合,以及近代言論和儒教在教育和政治上的融合。從這個視角來看,明治時代的日本在創建國家意識形態時,不僅吸收了西方的影響,還試圖融合本土和中國的思想。

然而,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日本戰敗,「中傳統」開始崩潰,逐步轉變為更注重普世價值觀的「小傳統」,如和平、人權和民主。在這一新傳統的建立過程中,神佛元素幾乎被忽視,天皇僅作為王權的象徵。

這種從王權與神佛對峙的角度來看待日本思想歷史的方式,不僅僅是對單一敘述的挑戰,更是一種將日本思想體系納入更廣泛語境的嘗試。它揭示了王權與神佛之間的緊張關係如何影響文化、文學和日常生活,並成為這些領域相互作用的紐帶。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國民

功勳0
學研0
法郎263

1

主題

111

回帖

263

積分

職位
配偶
發表於 2024-6-8 06:52:3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歷史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小黑屋|素材授權及鳴謝|法蘭西帝國

GMT+8, 2024-11-22 03:09 , Processed in 0.08981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