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56|回復: 3

[原創] 为什么人类会发展出心理疾病?

[複製鏈接]

內閣

功勳0
學研0
法郎5970

73

主題

626

回帖

5970

積分

爵位
職位二等國民議會議員
兼職三等公共教育及文化大臣
兼職萬盛股份有限公司監察人
兼職
配偶
發表於 2024-6-3 11:24:1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这是一个广泛但有趣的问题,我将从“创伤”和“恐惧”的角度来解释。

人类和其他动物在学习哪些刺激物对生存构成威胁时,依赖相同的神经机制。当我们经历身体上的伤害时,我们会学会哪些东西是危险的。这一过程由杏仁核(Amygdala)和部分前额叶皮层(PFC)协同完成。

具体来说,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当我们遇到危险(如捕食者或自然威胁)时,通过切身体验,我们会学会“这些刺激物是危险的”。研究表明,杏仁核在生理层面隐性地帮助我们完成威胁学习,而部分前额叶皮层(如背侧前扣带皮层dACC)则在认知层面显性地帮助完成这一过程。

然而,人类和其他动物在威胁学习方面存在一个显著差异:人类可以通过社交来学习环境中的危险。也就是说,我们不需要亲身受伤害,通过观察别人受伤害(观察性威胁学习)或听取别人的告知(指导性威胁学习)也能完成“恐惧习得”。例如,我们告诉孩子细菌会导致疾病,尽管看不见细菌,但它们确实存在并且可能很危险,因此需要勤洗手注意卫生。孩子虽然没有直接体验细菌的危害,但通过社交学会了“细菌是危险的”。

人类通过社交、想象和预期来完成威胁学习的利弊

好处:我们不需要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就能学会哪些刺激物是危险的,从而提高生存几率,效率更高。

坏处:我们可以轻易地对各种刺激物形成恐惧和焦虑,因为不需要亲身经历。只需想象或培养预期即可让一个人害怕某个东西。

因此,通过社交和想象完成威胁学习的机制,容易导致人类体验到各种以焦虑和恐惧为基础的心理疾病(如焦虑障碍、创伤和压力相关障碍)。许多时候我们习得的恐惧并不符合事实,例如阅读到坠机事故的报道后害怕坐飞机,但实际上飞机比汽车要安全得多。

大量研究表明,指导性恐惧习得和观察性恐惧习得会激活杏仁核、dACC和脑岛。在观察性恐惧习得中,与“心智化”相关的喙形中前额叶皮层的激活程度与习得恐惧反应的强烈程度正相关。换句话说,如果某人在观察别人受伤害时同理心越强,那么习得的恐惧反应就越强。

人类如何减轻过度的恐惧反应?

人类具有一种独特的能力,可以帮助减少恐惧反应,尤其是那些不符合事实、后天习得的危险刺激物。我们可以利用认知策略来改变情绪反应,即“情绪管理”。最有效也是最常见的认知策略是“认知再评估”。

“认知再评估”是重新评估对某个刺激物的认知,从而改变对该刺激物的情绪反应。例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中的“井绳”可能被认知为“这可能是蛇,我有危险”,我们可以改变认知为“这只是井绳,并没有危险”,从而减少恐惧反应。

通过“认知再评估”来实现“情绪管理”,减少过度习得的恐惧反应。大量脑神经研究证实了这一点。最新的元分析表明,所有用于减少负面情绪的策略都会使以下大脑区域更为活跃:腹外侧前额叶皮层、背侧前额叶皮层、内侧前额叶皮层。同时,另一份元分析表明,这些情绪管理策略会抑制杏仁核和海马旁回的活动。

总之,研究表明,通过使用“认知再评估”,人类可以让脑前额叶皮层更为活跃,同时减少杏仁核的活动。前额叶皮层负责计划、调节和控制心理活动,而杏仁核则负责调节内脏活动、产生情绪和引发应激反应。

人类可以通过“挑战错误认知”,实现“理智战胜情绪”,进而减少过度习得的恐惧反应。这也是心理治疗能够成功治愈心理疾病的原因之一。

总结:
  • 人类与其他动物不同,通过观察和指导,无需直接体验即可完成威胁学习,习得恐惧反应。这可以帮助生存,但也可能导致焦虑和恐惧方面的心理疾病。
  • 人类能够通过“认知再评估”挑战并改变对某些危险刺激物的认知,从而打破过度习得的恐惧反应。
  • 这些特性均有大量脑神经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 LaBar, K. S., & Phelps, E. A. (1998). Double dissociation of conditioning and declarative knowledge relative to the amygdala and hippocampus in humans.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18(2), 6513-6521.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7652558/
  • Bechara, A., Tranel, D., Damasio, H., Adolphs, R., Rockland, C., & Damasio, A. R. (1995). Impaired fear conditioning following unilateral temporal lobectomy in humans.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15(10), 6846-6855.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7472442/
  • Fullana, M. A., Harrison, B. J., Soriano-Mas, C., Vervliet, B., Cardoner, N., Avila-Parcet, A., & Radua, J. (2016). Neural signatures of human fear conditioning: an updated and extended meta-analysis of fMRI studies. Molecular Psychiatry, 21(4), 500-508.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6122585/
  • Milad, M. R., & Quirk, G. J. (2012). Fear extinction as a model for translational neuroscience: ten years of progres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63, 129-151.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7707349/
  • Shvil, E., Rusch, H. L., Sullivan, G. M., & Neria, Y. (2013). Neural, psychophysiological, and behavioral markers of fear processing in PTSD: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Current Psychiatry Reports, 15(5), 358.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4545196/
  • Olsson, A., & Phelps, E. A. (2007). Social learning of fear. Nature Neuroscience, 10(9), 1095-1102.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7726475/
  • Olsson, A., Nearing, K. I., & Phelps, E. A. (2007). Learning fears by observing others: the neural systems of social fear transmission.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2(1), 3-11.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8985115/
  • Olsson, A., & Phelps, E. A. (2008). The role of social learning in fear responses to threats.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20(6), 1086-1095.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6637357/
  • Gross, J. J. (2015). Emotion regulation: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rospects. Psychological Inquiry, 26(1), 1-26.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abs/10.1080/1047840X.2014.940781
  • Kohn, N., Eickhoff, S. B., Scheller, M., Laird, A. R., Fox, P. T., & Habel, U. (2014). Neural network of 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an ALE meta-analysis and MACM analysis. NeuroImage, 87, 345-355.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7894828/
  • Buhle, J. T., Silvers, J. A., Wager, T. D., Lopez, R., Onyemekwu, C., Kober, H., ... & Ochsner, K. N. (2014). Cognitive reappraisal of emotion: a meta-analysis of human neuroimaging studies. Cerebral Cortex, 24(11), 2981-2990.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4984244/
  • Etkin, A., Büchel, C., & Gross, J. J. (2015). The neural bases of emotion regulation.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16(11), 693-700.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3765157/
  • Morawetz, C., Bode, S., Derntl, B., & Heekeren, H. R. (2017). The effect of strategies, goals and stimulus material on the neural mechanisms of emotion regulation: A meta-analysis of fMRI studies.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72, 111-128.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4220041/
你这棵树太大了,我的园子太小了。
种了你这棵大树,我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心平气和的日子,
我还有没有其他地方放我自己的小桥流水。

職官

功勳0
學研0
法郎10066

156

主題

1526

回帖

10066

積分

爵位利摩日男爵
職位二等國民議會議員
兼職四等無任所大使
兼職六等國家文史館館長
兼職六等康樂活動局局長
配偶
發表於 2024-6-3 15: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看到下面一堆references嚇到

論文既視感

順說這是APA citation?

心理疾病這個

我忽然想起
以前真的學過一個學期

馬的
明明我的執照上普通科的!!!

但是現在越來越多人同時有生理和心理疾病了,悲催
世事滄桑心事定,胸中海嶽夢中飛
願你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
凡吾所願之事,終將心想事成

內閣

功勳0
學研0
法郎5970

73

主題

626

回帖

5970

積分

爵位
職位二等國民議會議員
兼職三等公共教育及文化大臣
兼職萬盛股份有限公司監察人
兼職
配偶
 樓主| 發表於 2024-6-10 09:47:22 | 顯示全部樓層
利桑德羅·福科尼耶 發表於 2024-6-3 15:00
看到下面一堆references嚇到

論文既視感

文献引用要落实23333
你这棵树太大了,我的园子太小了。
种了你这棵大树,我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心平气和的日子,
我还有没有其他地方放我自己的小桥流水。

內閣

功勳0
學研0
法郎5970

73

主題

626

回帖

5970

積分

爵位
職位二等國民議會議員
兼職三等公共教育及文化大臣
兼職萬盛股份有限公司監察人
兼職
配偶
 樓主| 發表於 2024-6-10 09:48:08 | 顯示全部樓層
利桑德羅·福科尼耶 發表於 2024-6-3 15:00
看到下面一堆references嚇到

論文既視感

要说心理疾病,这实实在在是大趋势,压抑、抑郁、心理失衡,很大原因都还是在整体环境
你这棵树太大了,我的园子太小了。
种了你这棵大树,我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心平气和的日子,
我还有没有其他地方放我自己的小桥流水。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小黑屋|素材授權及鳴謝|法蘭西帝國

GMT+8, 2024-9-20 05:34 , Processed in 0.01742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